前半段借爱奴的眼睛倒叙,后半段书写复仇爽文,简明的结构有助于清晰的表达。若以犯罪片而非女性片思路梳理情节,可以发现作者对执法者的批判体现一层递进关系。
倒叙段落,影片直接展示春牢内部的女体奇观,诸如运货、质检、验货、拍卖等程序,骇人听闻;知府、镖局和粮仓以权钱谋色,活跃的交易行,速朽的官僚;正直的捕快早在第一镜出场,却到故事中段才再度入镜,按故事中的时间线,已然数年后。此处所强调的是执法的缺席。
顺序段落,承接执法批判,借性行为和犯罪行为的暧昧边界进一步呈现执法的无能

看《爱奴》,回味的却是多年后昆汀的《杀死比尔》。同样的皑皑白雪,精致庭院,红漆拟鲜血,美女互刃,断臂卸肩,血染非风采,全是抗着CULT旗反CULT。昆汀爱香港电影,屡屡致敬,可能通几句中文,怎知红男绿女红白喜事等语句赋予的色彩对影像符号的影响,电影是世界的,也是地域的,非本地人操本地方言能沟通,能交流,可有限。
影片从绿色影调开始,皑皑白雪覆盖灰黑古城,男尸身上白衣冒血被落雪覆盖,白里透红。凶手毫无悬念由男尸引入观众视线。此凶手颜胜雪,唇施朱,回味过往,眼含泪。爱奴不幸被劫到妓院,威逼利诱下青涩丫头成了情色妓女,好汉相助被连累,本想自杀的没死,救她的却死了,临终还给了她生的理由——报复。怎样的世界,报复成了生存的理由。怎样的电影,情色不情色,探案不探案,武侠不武侠,中不中,洋不洋,被《世界电影史》赞誉可以与约瑟夫•冯•斯登堡的影片相媲美。
对白象现在中国的武侠大片,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古装美女挂爱在嘴边,还不如寻枪里中年大嫂方言说着的爱不爱自然。对白的荒诞感造福世界观众,也正好和刻意营…

第一次看到楚原【注一】的名字是在联邦德国电影史家UIRICH GREGOR所著的《世界电影史(1960以来)》的简短介绍。其文曰:“比如楚原的《一个中国名妓私下的忏悔》,由于精心设计的灯关和布景,使该片可以于约瑟夫.冯.斯登堡的影片媲美”【注二】当时的历史条件,中文版竟不知此片的准确片名是《爱奴》。
怀着敬仰之情,我首先看了香港三位专业人士的访谈,他们的谈话更加深了我的好奇,比如内中有一位说这是一部女权主义【注三】的影片。但我看完全片不仅大失所望。因为此中影片不过是“拳头加枕头”的产物,一部立意欠妥、毫无新意的商业电影。它的骨子里还是二十年代末期武侠片【注四】的路子,讲究因果报应,带有浓重的宿命色彩
平心而论,《爱奴》的开始部分还是拍的挺有悬念的,凄凉的官道上飘着鹅毛大雪,阴沉的鼓乐中,捕头出现,他是来调查廖大人被杀的。询问中,总管说出一个人的名字:爱奴。随即,镜头转向一个娇柔、慵懒的女人,并推出字幕。这个开头,仅仅几个镜头就抓住了观众的心,将人带进剧情,欲罢不能。如同中国古典的公案小说的开场诗,廖廖…

爱恨交织悲剧交缠,说是情色片,却依然透露出哲学的味道。是72年的片子,香港这座城市本就是中洋结合,剧情也颇有些呼应当时的时代背景,百合元素运用得很大胆,当时也是lgbt运动开展的一个时期。同时,爱奴在后面把被抓走的女孩都放走,也是某种程度上对压迫的反抗,本以为是斯尔哥德摩,但她依旧杀死了那个让自己陷入痛苦半生的女人,虽然被春姨临死前摆了一道,但她的心是没有屈服的。情感的一个东西,能从情绪上理解,思维上不行,她恨春姨,却又给了她最后的一个吻

2022.5.1
很多人说爱奴最后对春姨只是同情和怜悯才吻她,个人感觉不是。我更偏向她对春姨有感情。因为爱奴说用爱杀人比恨更毒辣,四个男人的死亡,四季春的倒台,春姨的死。可是最后爱奴因为春姨的告白和袒露接受了她的要求,是春姨最后的计谋。她知道爱奴用爱来杀人,所以她也选择用爱去杀了爱奴。爱奴内心里就是对春姨有爱,只是不纯洁,她知道是肮脏的爱。爱奴曾说她也像春姨一样卑鄙,狠毒,残忍,变态,长时间的腐化与凌辱才会让爱奴如此,亦或者爱奴的本性就是如此。爱奴对春姨不像对那几个男人

《爱奴》理性的情,感性的爱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qiaojiaoyu.com/v/id-82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