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随着演唱选秀类节目的增多,《沧海一声笑》又小火了一把,每当有电影画面时,一定就是午马和林正英,坐在船上放声歌唱的那一段,而这么多年竟然没有完整看过,甚是遗憾,闲暇时间下载一睹为快。
电影中的剧情照原著来看,已经修改了不少。林平之没有看见人就已经被杀了,小师妹仍然还是对大师兄芳心暗许,又增加了朝廷东厂的剧情,刘洵和学友的表演甚是抢镜!
而不变的是几位主要人物的塑造,令狐冲潇洒仗义,左冷禅嚣张跋扈,岳不群的伪君子形象都甚得原著精华。

作者:埃德温·福斯特
若平扬 译
我第一次有幸在大屏幕上看《笑傲江湖》是在纽约举行的徐克电影回顾展上。我几乎错过这部电影,因为我琢磨着大多数的影迷认为《东方不败》比它优秀许多,必定是有理由的。幸运的是我的一个朋友说服我说花9美元看这部电影是值得的,特别是我们计划接下去看《东方不败》。《笑傲江湖》应该是当代电影史中最被低估的电影,一种有争议的看法认为它甚至比《东方不败》更好,我不知道它为什么没有被热烈追捧。这次回顾展的观众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我敢说超过了对《东方不败》的喜欢(公平地讲,《东方不败》放映太晚且拷贝太差)。无论如何,我们无法否认《笑傲江湖》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我无法理解:这部电影有这么多的导演(署名的有四个)和数不清的制作问题,它最终怎么还能成为一部很有品质且风格连贯的电影作品——我们该为电影奇迹而感谢上帝。与香港传奇导演胡金铨(代表作《侠女》)一起,徐克(代表作《刀马旦》、《黄飞鸿》)在本片中坐上了导演席(在后两部续集中他只担任监制)

90年代中,东北小城尚在录像带时代,港式黑帮、武侠片盛行。记忆中不少周末,都被老爸抱进影院,或许是录像厅,年纪太小分不清。脑海中只残存零散记忆片段,闪过自己坐在老爸腿上,抬头争看荧幕画面,四遭空间狭小,烟雾缭绕,云霞缥缈……
那时段荧幕上印象深的电影多是系列,“黄飞鸿”“007”“英雄本色”“倩女幽魂”。小城偏僻,资讯落后一大步,好些片子漂洋过海到这里,名为正式上映,实则迟了数年,或者干脆盗版,前后顺序错乱,几个片子故事差不多,主角大多都是李连杰,是否一个系列,哪个在前哪个后,欲壑难填,实在构成童年一大难题。于是,不少看着很爽又不过瘾的电影,凡片名中带个“之”字的,心里便只道它定有前作续作,不然故事讲一半,前情不知,下文不晓,岂是大丈夫所为?
网络时代前夜,街头巷尾流行租带、租碟。影迷、乐迷、发烧友,有囤积奇货者,借此谋份生计,每日小屋洞开,往来不绝,四壁满天神佛,倒卖众生悲喜,虽不体面,却也颇受垂髫小厮、各路同好欢迎。于是发挥孩童想象力,分析演绎已知剧情,推敲琢磨前后作品的大致模样

只看一部武侠片无法做源流分析,且记两个画面做以后的资料。
画面一:刘正风死后,曲洋烧船而死。在澄明的山水风日间,一朵火影飘摇。白鹭飞入画中,画面截至。
这里好在收招,在你刚刚注意到白鹭时,画面就停止了。于是艺术的张力产生,你不会再忘记。
如果是张艺谋来拍,会让这只白鹭一直飞,飞到眼前,飞到你出神,然后说不定还叫两声。这就滥了。
画面二:老太监与岳不群抢令狐冲手里的《葵花宝典》,却抢去了曲谱《笑傲江湖》。然后令狐冲唱了几句。这个场景有对名利的反讽……有些许意蕴。妙在岳不群就打断了他。
如果陈凯歌拍,他会让令狐冲一直唱,唱到完,然后让老太监和岳不群等等所有人安静一阵。更恶心的话,会让岳灵珊抚摸令狐冲的肩膀,然后两人对视相笑。
这部电影好在出手厉害收手严厉,武侠电影的意涵不深,如果节奏强,感觉方出得来。
PS:香港电影的打斗最好看,只是我不会动作分析。引以为憾。

原文地址: [http://pabulika.com/swordsman-1990/]
我称不上武侠迷,但也很喜欢。我痴迷于那个充满传奇充满爱恨情仇的(隐藏)。
之前没有看过《笑傲江湖》的电视剧(不好意思),更没看过原著,所以有一天我闲着没事打开那个文件夹后就欲罢不能地一连三部看到了凌晨两点(晕,这个句子好长啊)。
原著几本书压缩成一个多小时的电影,情节肯定很紧密,很多戏来不及铺垫,比如几人刚潇洒地唱完《笑傲江湖》就挂了。
令狐冲是许冠杰演的,我觉得很合适,虽然(隐藏)

这样的江湖充满了险恶,每个人为了自己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可以牺牲其他的一切,有的只是自私和背叛。但是在这样极端黑暗的江湖里,却有那样一群的真性情,虽是极端,虽是理想化,但也总是让人心动不已。
一是老鬼和曲长老,年轻时结下的情义,几十年未曾相见,那种再见之时的欣喜,在最后的一团烈火中,总是让人感动不已。
二是令狐冲与岳灵珊的那份单纯的情义,像极了我们年少之时校园中情感,已然似为兄弟之情。
三是华山派的师兄弟之间,却也是情同手足。

“笑傲江湖”袁洁莹秒杀两女主——送给蓝凤凰~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qiaojiaoyu.com/v/id-20202.html